电商战疫:熬过去,就会有“抗体”
新零售商业评论
2020-02-18 09:20:14
0



【新零售经济网讯】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为避免人际传播,各地政府强力控制人群流动,这给线下实体零售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于是,很多线下企业纷纷触网上线,寻求出路。

而对于互联网的原住民——电商行业而言,这次的危机似乎“机”比“危”更多。

毕竟,电商业务有技术的加持,较少受到时空的限制。再加上电商企业每年都会经历双11的“大考”,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面对这次疫情,电商企业又遭遇到哪些意料之外的挑战?曾经引以为傲的时空优势又怎样了? 

 订单、生产、物流,全受影响 

自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以后,赵赵(化名)就开始害怕睡觉——她怕睡醒之后,第二天睁开眼睛就要面对每天至少8万元的支出。哪怕一笔订单都没有,这笔支出也逃不掉。

疫情之前,赵赵的创业经历虽有波折,但总体比较顺利。

2014年,赵赵在天猫上开了第一家旗舰店,主营女装,那时也正是女装行业比较火的时候。到了2019年,赵赵的天猫店铺已从当初的1家发展到了4家,员工也从原来的只身1人扩大到50人。

工信部在2019年曾披露,截至2018年底,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赵赵介绍说,企业慢慢做大以后,除税收之外,员工工资、办公室租金、仓库租金、原材料、营销都是较大的成本。

这些成本在业务正常时并没什么,但现在她发现,一个很小的点,在极端环境里,最终会催生出一系列连锁反应。

譬如这次疫情发生之后,女人们出不了门,关注的点从买什么衣服,变成了在哪个平台上能抢到菜。

这个小小的变化直接导致赵赵店铺的订单量急速下降,最终影响到公司的现金流。毕竟有订单的时候,平均一周就能回来的资金,现在压根儿不知道在哪里。

疫情对店铺的影响还体现在新客转化率上。赵赵说,以往1~8月是店铺的旺季,今年,即便在营销上的投入并没有减少,但转化率仍硬生生地从原先的5%跌落到1.2%,而且这个影响极有可能延续到本季度末。

“创业好几年,也遇到过不少的困难,但以往只是点的问题,现在成了一个面的问题。”赵赵这句话的背后,还有对生产端和物流端的无奈。

赵赵的工厂位于广州,那里是华南地区劳动力输入最大的区域,同时也是劳动力争抢最激烈的区域。

以往,过完正月十五,工人们就会从全国各地返回广州,工厂抢到人后就开始复工。但今年,处处封路,以及异地返回广州必须隔离14天的硬性规定,使得工厂无人可抢。没有人,工厂的复工进度可想而知。

一天不能复工,就意味着采购、印染、设计、生产等各项工作都无法进行,但支出却一天都不能停。

“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赵赵一边为生产忧心,一边还要为近在眼前的物流操心。

因为物流的影响,年前的订单取消了不少。“在这波疫情之下,非刚需的服装行业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赵赵猜测,即便疫情能在2月底前控制住,3月份生产和物流逐步恢复,疫情对公司全年销售额的影响也难以扭转,初步估计损失至少在35%~40%之间。

 停流量、停促销、降订单应对 

相比赵赵店铺订单的锐减,有些电商企业因为行业原因,却经历了另一种“甜蜜的烦恼”。

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在这次冲击中反而受益。比如电商类的母婴企业,因为不能出门,线下母婴店铺受到的冲击较大,人们纷纷转向线上母婴店购物。

“母婴类的产品,消费者一般喜欢在年前就囤好货,所以往年到了春节,订单要比平常少。但今年不同,大年初一,我们的销售额就回升至去年同期的2~3倍,大年初三甚至回到去年11月的峰值。”某母婴电商业务负责人Lina说。

一般来说,电商企业收到用户订单后,还需要做两个动作,一是打包出库,二是揽收配送。但今年因为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仓储和物流都受到了人力不足带来的掣肘。

Lina的公司在全国共有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五个仓,其中华东是主仓。

春节期间,华东仓在高峰时期积压了2~3万个订单,而同时期,仓库只有5名留守员工进行分拣打包,即便这5个人全速开工,一天也只能完成订单的十分之一。

不是不想增加人手,而是无法增加人手——随着疫情的发展,因为政策等原因,很多城市对外来人口严防死守,人员的流动性被强行降低。 

这样的管控,又给电商企业制造了第二重障碍——无法及时揽收配送。

春节向来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回家团圆的传统,使得快递业在春节期间人手紧缺是常态。

今年疫情爆发之后,人们不再出门,对快递的需求更大,但已经回到老家的快递员无法返城,人手紧缺的弊端被进一步放大。 

回到上一个环节,不少电商企业发现,即便加班加点分拣完毕,但快递人手的短缺使得无人揽件。

就算运气比较好,有人揽件,但在后续的省际物流及末端配送,仍会因为封城、缺人存在诸多困难,这一波疫情带来的物流难题是全国性而非区域性的。

整个物流链条运转的不畅,最终会传导到消费者端,一个直接的感受就是配送时间延长了。原本江浙沪隔天到的同区配送时间比平时晚了一倍,跨区域配送时间更难保证。

上海的王女士1月22日在京东购买的口罩,原本应该隔天就到,却直到1月27日才收到;2月7日购买的家庭用品,直到2月11日才收到,而这个速度已经算是快的了。

这次疫情来得突然,波及面也广,所以带给企业的是一个系统性的影响,并非企业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Lina说。

为了保证用户体验,Lina的公司后来采取了两条措施应对,一是无条件退货,二是将“纸尿裤”等急需物品的订单优先发货,“现在我们把流量和促销全部停了,人为将订单量降到60%左右。”

 从自救到他救,电商企业突围有道 

经济社会,每一次经历重大的突发事件之后,总有企业能够逆流而上。

是这些企业的运气足够好吗?恐怕仅用运气还无法解释。都说失败的企业很相似,成功的企业各不相同。

Lina说,这次疫情发生以外,公司决定制订一整套的应急方案,包括扩大合作物流企业名单,增加本地值守人员数量等。

完善以后的方案,将在未来所有的重要时间节点成为“备胎”,一旦公司遭遇紧急情况,可帮助公司迅速摆脱被动局面。

实际上,每一次重大公共事件之下,所有的行业、所有的企业面临的困难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经营者们采取的措施,以及看待困难的角度不同。

而在赵赵看来,面对这次疫情,虽然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带领企业快速走出困境,但她悟出一个道理——企业前行的路上一定要时刻保持危机感,必须要真正懂得什么叫居安思危。

因为,企业成长的风险不只停留在某个点,而是存在于企业运营的每一个环节。

“疫情过后,我会立即展开业务线的调整,并充分评估将办公、仓储等放到成本更低城市的可能性。”赵赵说,“我也相信,如果能熬过新冠疫情,我和我的企业一定会产生‘抗体’。”

2月10日,全国一些地区的企业开始陆续复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集团在同一天联合发布《告商家书》,并公布针对商家推出的六大扶助措施:

1. 减免平台商家经营费用;

2. 提供资金支持,为商家提供低息免息贷款;

3. 补贴快递员,让物流转得更快;

4. 提供灵活就业岗位,让员工有活干、有收入;

5. 为企业开放更多数字化服务能力;

6. 帮助企业远程办公和管理。

这封《告商家书》再次强调,“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巴巴的使命”。

阿里巴巴的这一系列举措,有望为淘宝天猫上的中小商家们跨越疫情难关,提供切实的帮助,也极有可能带来示范性效应,拉开各大电商平台对商家展开帮扶的序幕。

【责编:西瓜】

相关内容

全面革新物流体系!艾多美中...
艾多美国际物流中心将依托三星SDS的先进数字化解决方案,全面革新物...
2024-10-23 09:39:37
金天国际:全面禁止雪莲养护...
金天国际发布《关于打击假冒“金天国际雪莲养护贴”的公告》称,自20...
2024-04-26 11:39:59
直播电商是在杀死传统商业还...
直播电商带来改变,却并未消灭传统商业。在传统商业未覆盖之处,直播电...
2024-04-16 13:59:27
私域成诈骗温床?记着调查:...
虚假宣传、专业资质无人查验、产品质量无监管、用户信息安全无保障.....
2024-04-08 09:14:49
永倍达:聚共赢,创未来,还...
电商的高速发展带活了市场经济,也出现了不少的电商成为了市场种的优质...
2024-01-29 18:14:10
铸源永倍达助力社交电商,为...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互联网+社交”的浪潮下,社交...
2024-01-29 12: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