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变种是打不绝还是监管不力
徐州日报
2016-01-07 10:05:00
0

QQ截图20160107100922.png

【第一直销网讯】  将“游客”带到公园里,一边“导游”一边进行传销“洗脑”;借微商平台诱惑网友购物,“上线”拿提成……一段时间以来,传销手段频频出现“新变种”,不断有人卷入其中的消息屡见不鲜。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虚拟经济、金融创新日益活跃,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展的传销活动越来越多,一面是监管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面是传销花样翻新速度加快。“升级换代”的传销活动难道陷入屡打不绝的怪圈?

利来利往,借助于网络平台与旅游形式,传销模式已然发生了悄然的变化。然而,不管其形式如何变化,传销“空手套白狼”的欺骗性,却始终无以改变。在这个不断被积累的金字塔结构里,受害的始终是那些被不断发展的下线。传销的危害性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家庭等各个层面,其杀伤力也早已成为共识,不需要通过再多的例子来论证,一旦某人深陷传销之后,其不仅会突破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还会因为透支社会信任,甚至造成家破人亡的悲剧。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不会从天掉下馅饼,这样的道理其实谁都懂,更何况很多鲜活的案例就发生在身边,何以别人的教训未能成为自己的镜鉴?当然,贪欲之心理应被谴责,个人也应做好防范准备,但在花样翻新的传销组织面前,不可能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公众,监管层面的作为与效力其实更值得追问。只有做到了“天下无传销”之后,才能最终让公众免于被伤害的恐惧。

一度以来,对于广西传销打而不绝,中国反传销协会负责人一语道破天机:当地经济能从中受益,大量外地人涌入能拉动经济发展。当地一些官员也承认,正是因为将其当成一个产业来做,才使传销等违法行为完全失控。因为传销可以给地方经济带来发展,从而才有了“饮鸩止渴”的保护式打击。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从全国层面来说,一些地方因为传销活动泛滥而成为有名之地,然而却始终打而不绝,其背后的原因就耐人寻味。

同样是一域之地,也是同样的组织构建和监管模式,何以有的地方传销活动往往“露头便被打”,很难有生存的土壤,而有的地方却“长期存续”,越打反倒越严重,以至于完全沦陷为非法活动的失乐园。观念决定行为,从“性都”东莞的治理过程来看,恰是在“保护地方经济”的名义下,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联,其间总有密织的保护伞和利益关联人,一遇风头便躲过,风头一过又重新出现,这种所谓的“猫和老鼠”的游戏看似热闹,其实不过是监管与治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并让预期中的治理效果成为奢望。

再隐蔽的违法行为,再高明的传销手段,其实都逃不过监管层面的“火眼金睛”。行政管控作为社会治理最基础的部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若是其自身沦陷并处于虚置无力的地步,那么靠社会其他力量来解决问题,显然并不现实,自然也逃不出屡打不绝的怪圈。因而,若没有坚决打击和彻底根治的决心与态度,那么就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在治理的效果上就会严重打折。

传销变种是打而不绝还是效力存疾,这个问题显然需要各级监管机构来回答。传销固然不好打,同时还会与时俱进,然而诸多事例已然证明,有效打击传销从来都不是技术而是态度问题,但“传销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指导思想之后,就如同“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困局一样,再响亮的口号也掩盖不了责任的虚置。

【责编:sunshine】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