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成传销诈骗推手,夸大火爆造势是常用套路
瞭望
2018-08-20 11:55:00
0

【第一直销网讯】  投资 8 万元,三个月后变 80 万元?近日,深圳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在区块链概念、10 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骗下,数千名投资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额高达 3.07 亿元。在区块链的 " 神秘面纱 " 下,不法分子借机动起了歪脑筋,区块链沦为诈骗、传销等经济犯罪的 " 招牌 "。

为何区块链屡屡被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 " 歪用 "?除了 " 不明就里 ",区块链技术本身 " 功用 " 如何?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炒币风气的降温给区块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区块链商业 " 应用 " 落地情况如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区块链包装下的诈骗传销

当交易平台承诺的三个月 " 资金释放期 " 届满而工作人员却开始在 QQ 群 " 踢人 " 的时候,家住深圳市宝安区的唐海燕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学的介绍下,投资 8 万元买了一种名为 " 普银币 " 的虚拟货币。" 对方说这个货币是当下最先进的区块链技术,有藏茶作为抵押物,还给我看了‘技术白皮书’,我也不懂区块链,就没仔细看。"

虽然对于区块链、虚拟货币都不了解,但高额的投资收益令唐海燕充满了期待。她告诉记者,发行 " 普银币 " 的公司会定期对该虚拟货币按 1 比 10 的比例进行拆分,这意味着,每次拆分就会使投资者手中 " 普银币 " 的价值扩大 10 倍。只要经过一次拆分,她投资的 8 万元,就相当于买到了价值 80 万元的 " 普银币 ",在交易平台上卖出即可获得巨额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规则,刚购买的 " 普银币 " 不能马上交易,必须在平台上冻结三个月之后才能迎来 " 释放期 "。然而,当三个月时间过去之后,唐海燕不仅没有等到翻倍的资产,冻结在平台上的 8 万元也无法用于交易了。

" 其他投资者开始在 QQ 群里质疑这项投资的真实性,结果公司工作人员竟然把这些投资者一个一个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 她说。

事实也证明了唐海燕的直觉。2018 年 3 月底,深圳警方侦破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诈骗资金高达 3.07 亿元。在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正是以 " 区块链 + 藏茶 " 的模式发行虚拟货币,套取公众存款,唐海燕是数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调查发现,该公司宣称,投资人可将 " 普银币 " 放到虚拟交易平台 " 聚币网 " 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实际上,其买卖价格的变动是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幕后操作,并一度将 " 普银币 " 的价格从 0.5 元拉升至 10 元,让投资者尝到一些甜头。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 " 普银币 " 价格走势不断套现,最终导致投资人手中的 " 普银币 " 毫无价值。

2018 年以来,打着区块链的旗号从事诈骗、传销,已经成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 " 套路 "。

2018 年 4 月,济南警方端掉了一个打着 " 西部开发 "" 国家扶贫 "" 原始股 "" 区块链 "" 电子商务 " 为幌子的传销团伙,抓获主要嫌疑人十余人,冻结涉案账户百余个,查获涉案资金 3 亿余元。

济南警方介绍,惠乐益电子商务公司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为由,在网络上设计了假的虚拟盘,并发布所谓的 " 宝币 "" 贵币 " 等多种虚拟货币。他们先是以赠送为幌子,向新加入的传销人员赠送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每枚价格在几十元,然后通过人为操纵将虚拟币一路升值到 100 多元甚至几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员加入,最后再通过所谓虚拟币 " 贬值 " 的周期波动进行 " 割韭菜 ",周而复始,最终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当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获了一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郑某出高薪组织网络平台管理员张某、李某等 9 人,自 2018 年 3 月 28 日起以聚集性传销、网络传销为手段,以每枚 3 元的价格在 " 消费时代 " 网络平台销售虚拟的 " 大唐币 ",并操纵升值幅度;同时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召开推介会,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设置 28 级分管代理,仅仅 18 天,该团伙就共发展注册会员 13000 余人,目前已经查明该案涉及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 8600 余万元。

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腾讯 2017 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称,近段时间以来,各类境外资金盘、虚拟币、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公开发行代币融资)项目层出不穷,其中隐藏了非法发行、项目不实、跨境洗钱、诈骗、传销等诸多风险,造成大量资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盘、跑路或者失联,投资者往往投诉无门,损失难以追回。比如百川币、马克币、贝塔币、暗黑币等。

本刊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 " 区块链 "" 虚拟货币 " 为关键词检索发现,从 2017 年至今,相关诉讼纠纷已经接近 600 起,广东、浙江、北京等地较为集中。

对区块链的认识存在误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广东、山东、上海等地采访了解到,大多数人知道区块链概念很火,但是 " 不明就里 ",对于区块链的具体功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用来 " 投资理财 "" 买卖货币 " 的,也有人认为是 " 和蒸汽机同等量级的重大发明 ",一些创业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这 " 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 "。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人们对区块链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才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浑水摸鱼误导广大投资者。

其一,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截至去年底,国内 ICO 参与人数和交易总量已实现翻倍增长,大量数字货币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将更多普通百姓卷入高风险投资。许多行业自媒体、名嘴大咖与发行方、数字交易所等结成利益同盟,为 " 空气币 " 项目站台背书、制造舆论。去年 12 月,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将 ICO 定性为 " 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

采访中,不少人对本刊记者表示,代币的存在为区块链技术发展构建了一套权益机制,这套机制对激励区块链应用繁荣是不可或缺的。" 过去 5 年的市场实践证明,没有权益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就像没有连上互联网的电脑、没有货币的市场经济,应用场景和发展速度都大打折扣。" 上海的一位投资人说。

实际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代币仅仅是最早验证区块链技术的一种产品,两者之间并不能划等号,而且代币的存在已对区块链的发展产生显而易见的负面作用。百度区块链总工程师肖伟对本刊记者说,ICO 暴富神话动摇区块链技术人才研发定力,动辄几百倍回报的炒币暴富神话考验着区块链技术研发人才的耐心。" 圈内曾经一起做区块链技术研发的‘战友’很多转去发币了,现在还能坚持做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少之又少。"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许泽玮说,在中国禁止 ICO 的背景下,国内很多宣传做区块链应用的初创公司都是 " 挂羊头卖狗肉 ",将原本毫无价值的代币经过概念包装圈钱融资。"ICO 污染了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创造了一种可投机的产品,不少年轻人不好好琢磨创业,都在琢磨发币,这让大家有了一夜暴富的幻想。"

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思考,区块链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依靠发行代币来实现激励。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告诉本刊记者,所谓激励机制仅仅是项目方为自己发代币找的理论依据而已。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霍学文也认为,区块链如果不摆脱发币困境,就永远找不到合法落地的机制。

其二,区块链并非万能,安全性存在风险。区块链通常被认为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数据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

第二,交易全过程可溯源,可实现责任精准追踪;

第三,区块链内嵌的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契约自动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违约风险。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在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事实上,区块链并非万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认为,根据其密码学的特性,在区块链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论上需要掌控超过 51% 的节点才能实现。当区块链中的节点足够多时,这种大众广泛参与的信任创设机制就难于篡改。

然而在现实中,数字货币交易所频频被攻击甚至失窃。2018 年 6 月 20 日,韩国 Bithumb 交易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交易所遭受黑客攻击,被盗走价值 350 亿韩元、约合 3200 万美元的加密货币。被称为中国第一代 " 黑客 " 的季昕华说,区块链会不断面对攻击,数据上传到链的过程容易发生信息泄露。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量子计算的超强运算能力一旦实现,也将对区块链产生直接冲击。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特约研究员赵鹞对本刊记者说,学术界早在 2013 年就证实了区块链并不是完美的,存在不少 " 作弊 " 的策略。只要有足够的经济激励,控制超过 51% 节点的攻击不只存在于理论上。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说,区块链技术本身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或颠覆性。" 一些不法分子夸大区块链的作用,以此来说明区块链具有巨大的投资价值,这是值得广大投资者警惕的。"

其三,区块链火爆程度并不完全真实。数据显示,自 2017 年底到 2018 年初超过 300 家主要关注 ICO 项目的自媒体出现,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现象。

" 这些自媒体大多数获得交易所负责人、币圈投资人的资金支持,其报道的客观独立性很难保证,大部分是鼓吹 ICO 和炒币,过度拔高数字货币前景,为问题项目的非法集资创造了舆论传播的便利。" 许泽玮说,一些区块链自媒体投资人本身就是 ICO 项目投资人,其盈利模式是收取软文费用和项目推广费用,成为代币发行的舆论帮手,还有个别媒体发展成代投机构,从中牟利。

今年春节前后一个月,集中式出现了几百个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和上千个微信群。其中," 三点钟无眠区块链 " 微信群,由于众多名人、明星加入,制造与区块链有关的公共话题,最为火爆。万向控股集团副董事长肖风曾被邀请加入 " 三点钟 " 群,后多次主动退出。他告诉本刊记者," 三点钟 " 群等自媒体的出现,趁区块链话题火热之时制造喧嚣、推波助澜,实际是为了操纵舆论、吸引新的投资人,最终 " 割韭菜 " 坑人。

" 数字货币炒作活动开始向普通大众蔓延。各类面向普通大众的微信群和深入各基层的‘区块链投资’讲座和聚会开始兴起,吸引不少猎奇和求富心态的民众参与。这是泡沫扩大走向危险的标志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曲强说。

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发币机构、大V名嘴、投资人等利益相关方利用媒体平台的属性,肆意鼓吹数字货币,误导公众认知,并通过变相发行代币圈钱,已经形成代币发行造假生态。

亟待回归实实在在的应用

一场区块链风暴正在席卷中国:食品安全、证据保存、金融交易、公益互助 …… 这些领域似乎都因为区块链的嵌入而一夜之间获得了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创业团队跃跃欲试、" 区块链 +" 项目如雨后春笋、资本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狂欢 ……

区块链的价值究竟有多大?一些业内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他们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当务之急就是要区分 " 链圈 " 与 " 币圈 "。不少 " 链圈 " 创业者关注区块链应用研发,而 " 币圈 " 若与虚拟货币相联系,需要谨慎对待。

面对潜在的诈骗危机,老百姓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曾光建议,一方面应客观理性看待区块链的价值,不要相信 " 天花乱坠 " 的承诺,尤其要避免盲目、从众的投资心态;另一方面,遇到 " 区块链 " 相关的投资项目时,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轻易向个人账户转账,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验证其公司信息,以防落入虚假投资骗局。

随着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以 BAT 为代表的大企业积极布局,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区块链应用开始落地,信息溯源、金融交易、法律存证是目前区块链应用的主要方向。

2017 年 11 月,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和正品溯源,产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 26 个品牌奶粉都有了自己的 " 身份证 "。未来,这样的技术手段还将覆盖全球 63 个国家和地区的约 3700 个商品类别。此外,蚂蚁金服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善款来源和去向可追溯。截至 2018 年 1 月 18 日,共有 2100 万人次向 831 个公益项目捐赠,捐赠金额达 3.67 亿元。

资产生成链条长、信息真实性存疑是资产证券化长期面临的问题。2017 年 7 月,百度发布了基于区块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将融资企业、信托、律所、投资人等全链条纳入区块链网络。

区块链技术的存证功能在法律领域也开始发挥独特的作用。腾讯牵头成立的微众银行与广州仲裁委员会共同将贷款合同要素保存在区块链上。一旦出现贷款逾期等争议,仲裁机构可以依据区块链上事先保存的信息快速、准确地做出仲裁。2018 年 2 月,广州仲裁委员会做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第一份不良贷款仲裁决议。

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目前来看,区块链应用还存在 " 华而不实 " 的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今年 5 月发布的《2018 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一些区块链应用项目存在不切实际的宣传和炒作,使得市场估值偏离基本价值或者被赋予过高的期望;一些项目从本质上并没有真正利用区块链技术,只是打着区块链的旗号;有的项目的所谓创新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完全是投机行为。

万向控股集团此前投资了一些区块链创业项目,肖风告诉本刊记者,近段时间以来,每天都有人带着区块链技术白皮书来融资," 大概有 80% 的项目都是不靠谱的,甚至多问几下创业者,他就连自己白皮书里写的是什么都不太懂了。"

另一方面,深圳市银链科技有限公司此前为一家从事农产品交易的企业开发了一套供应链金融的区块链应用项目。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发现,几乎没有银行愿意接入他们的项目,该公司最后只好放弃用区块链进行供应链管理。

区块链技术本身的性能也尚待提升。本刊记者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以区块链为基础搭建的交易系统,其吞吐量和交易频次还远远达不到金融机构所需要的级别,公开透明的区块链也存在隐私保护的问题,区块链技术的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

" 诈骗、泡沫容易在行业发展的早期出现。随着监管不断完善,市场竞争也将趋于规范。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出实实在在的‘爆款’应用,区块链才能回归其真正的应用价值。" 深圳市银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申屠青春说。

​【责编:佟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