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背后:中医药的复兴与传承
第一直销网 七月
2015-10-08 17:56:00
0

A1.jpg

【第一直销网讯】  国庆长假的最后两天,屠呦呦和她所研究的青蒿素“霸占”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事情,它证明了中国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获得了全世界的肯定,也证明了中国医药对世界医疗卫生世界的贡献。

不过,在一片欢天喜地之声中,我们也应该理性思考中医药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中医药的医学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合理利用这一宝藏才能将其对人类健康的效用最大化是我们未来应该攻克的难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积累,必须在传承中发扬,在创新中提升。中华民族只有更加珍惜这一医学宝库,更加用心培育对中医药的人文情感,中医药才能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中草药成就被认可,康恩贝等中药股涨停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在宣布获奖名单之后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很了不起”的成就。

QQ截图20151008165616.png

受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消息影响,二级市场上以青蒿素概念为代表的中医中药板块大幅走高,截至发稿时,该板块涨幅接近6%,康恩贝、沃华医药、昆药集团、中新药业、白云山涨停,同仁堂、珍宝岛、片仔癀等个股涨幅超过6%。

据媒体报道,我国食药监局网站上与青蒿素这一药物相关的药品批文共有53条,包括青蒿素、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等原料药,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片、注射用青蒿琥酯等制剂,共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从上市公司层面看,涉及复星医药、昆药集团、新和成、白云山、华润双鹤以及浙江医药。

自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消息公布之后,港股医药板块普涨,截至10月6日收盘,复星医药(02196.HK)H股涨5.17%,白云山(00874.HK)H股涨4.88%,大健康国际(02211.HK)涨5.38%,绿叶制药(02186.HK)涨6.39%。

中药审批出现边缘化趋势 

在屠呦呦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后,她所处的研究领域——中医药也备受世人瞩目。

然而,由于在原料来源、药效机理、靶向原理等方面长期缺乏循证依据,中医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一直受到争议和质疑。反对者认为,一个药是否有效,应该用临床数据说话,而不是靠民间的口口相传和无法精准化的标准作业。

更为严峻的是,近年来的中药审批正出现边缘化趋势。广药集团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获批的药品生产批文为16.5万件,而中药只占其中的36%。2012~2013年,获批的中药数量只占到当年新药总数的6%。而在2014年获批的501个新药批文中,中药只有11个,仅占2.19%。“中药的地位正逐渐下降。”广药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但现在很多外资药企十分重视中药,并已经展开研发。希望通过屠呦呦获奖,引起中央政府、监管部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从政策层面尤其是顶层设计上提高中药新药的上市比例。”

中药在国际上长期被质疑

青蒿素提取自中草药,中药在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传统中药却一直处在无认证、无授权以及无法通过临床测试的“三无尴尬”境地,在国际上属于“三无”产品。它的最大问题在于,药理不明,副作用不明。几乎所有的中药药品外包装上都标有“毒副作用尚不明确”等字样。

QQ截图20151008165441.png

传统中药在国际上确实长期不被认可。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的报告中曾明确指出:一些传统中药含有巨量有害毒素,包括铅、水银以及砷,其中一款产品甚至来自国内老字号同仁堂——牛黄解毒片。诺贝尔奖的诞生地瑞典药监局同样警告过公众牛黄解毒丸含砷量极高,可以这么说,中国一些传统知名中药在国外的监管机构那里没有拥有过药品身份。

然而,屠呦呦获得诺奖,说明西方医学对于传统中医药并不是天然排斥。但这能否说明西方科学对中药系统的认知已经改变了呢?并不然,据英国卫报消息,在随后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该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该委员会还表示:对于如何开发药物,我们有许多途径。你不能忽视长期的经验(古代的药物系统)。传统中草药可以作为开发新药物的来源,但我们不打算直接使用草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用非常复杂的方法提取了活性化合物,所以它不应该被科学界低估。

科学合理利用中医药宝库

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我做了(研究的)大概200多种中药,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全部没成功。做到191次实验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有效的部位。”

自屠呦呦获奖之后,关于“青蒿素中西药之争”已经在微博上炒得沸沸扬扬,其背后是中医和西医之争,不少网友跳出来责难和抹黑中医,内容无外乎这几方面:中医都是大忽悠、缺少临床经验、很多理论在现代科学上没有依据、中药掺假等。

现如今中医药确实面临很大挑战,尤其是中草药管理方面,很多中药没有按照古代“几蒸几晒”的要求,偷工减料,疗效自然大打折扣。一些张悟本之类的“大忽悠”以及假药层出不穷,极大败坏了中医的名声。

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医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它虽不是“神医”,不能包治百病,但在养生保健、调养身体、特别是“治未病”方面,有着西医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中医药也可以学习和借鉴西药的研究方法,中西医药学不应互相排斥、水火不容,毕竟放弃哪一个,都是放弃一种对生命与健康的探索途径,放弃一种治病救人的可能。

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起点

屠呦呦最终获得诺奖正是对其贡献的最高肯定,同时也为中国传统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划出最好起点。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屠呦呦就带领团队克服科研环境的艰苦,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惠及了世界数亿人,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医药就是中文明几千年的创造和积累,是一个大宝库,需要被传承。中医药的存续守护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健康,可以说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世界上超一流的医学。神医扁鹊,华佗在世,都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中医的辉煌。如今屠呦呦的获奖,则再次肯定了中医药的潜力。将中医药传承下去,势在必行。

在传承中发扬,在创新中提升

香港《文汇报》8日评论称,屠呦呦荣获世界最高殿堂级医学奖,再次证明中医中药大有可为,中国古代医书仍有参考价值,传统医药学能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中国有不少钻研科技的杰出人才,若能中西结合、古为今用,中医药定具有更广阔的远景。

“中医药是中国最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的发展空间被压缩,发展前景与其深厚的实力不成正比。为此,中医药不仅要传承,同样需要创新。中医药只有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挖掘和研究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成效,才能产生更多有世界影响的科研成果。

美国《侨报》7日社论《屠呦呦获诺奖不能停留在庆贺》一文则称,屠呦呦获奖,在欢呼和庆贺之外,中国人还应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行动。锐意改革,对腐败毒瘤坚决割除。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屠呦呦会涌现出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民族的才是世界,中医药也不例外。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积累,必须在传承中发扬,在创新中提升。中华民族只有更加珍惜这一医学宝库,更加用心培育对中医药的人文情感,中医药才能为全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阅读《《《屠呦呦人生轨迹

1930年年底,名字源于《诗经》中“呦呦鹿鸣”的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55年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

1967年5月23日,针对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性,全世界100多个国家2亿多疟疾患者面临无药可治的局面,死亡率急剧增高的情况,一个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大项目——“523项目”正式启动。

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开始征服疟疾的艰难历程。她领导的研究小组从系统收集历代医籍、本草、地方药志和名老中医经验入手,汇集了2000多种方药,从中筛选出200多种供研究,最后找出了青蒿素。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1979年,屠呦呦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拉斯克基金会将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颁予中国科学家。

2015年6月,沃伦·阿尔珀特奖基金会官网宣布,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会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本文根据《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等媒体综合报道

【责编:十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