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销售的4大常见忽悠术,消费者购买需应慎重
白城新闻网
2016-07-13 13:50:00
0

QQ截图20160713134553.jpg

【第一直销网讯】  原标题:保健产品种类多 市民选购需谨慎。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保健意识与日俱增。对于许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正确合理地运用保健产品预防和调理疾病,的确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保健产品在消费市场中也开始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许多商家都非常看好这一商机,纷纷抢占阵地。然而由于保健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真实功效也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其中部分保健产品的销售环节,则更加耐人寻味。

“包治百病”,某品牌理疗仪器很神奇

依据中医学理论,经络的畅通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前提,也就是中医常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理论上来说,如果经络畅通,那么人体中绝大多数疾病都会得到改善甚至痊愈,类似这样的中医理论,目前已经是很多人都懂得的健康常识了。然而如何才能做到让经络畅通呢?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更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某品牌的理疗仪器应运而生了。这种仪器可以通经活络,治疗和缓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

6月20日,记者在市区内某品牌理疗仪的“免费体验中心”,看到了这款“神奇”的仪器。一名女销售员见记者前来咨询,还稍有戒备,因为平时来这里咨询产品的多数是中老年人。当记者自称是为了家中老人来咨询时,她才放松了警惕,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治疗效果,还出示了产品质量认证书、代理授权书等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尽管销售员在介绍仪器功效时并没有使用过“包治百病”这个词,但从其所说的“通经活络”之后可以对各种疾病产生的“积极疗效”,和其口头宣传中所指的“针对各种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的显著疗效来看,“包治百病”的意思不言而喻。

免费体验,心理暗示“疗效”显著

就在这时,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来到店门外,女销售员立即笑容灿烂地迎了上去,将老人迎进店里,并利落地为老人准备好一台仪器。记者这才得知,这位老人是来这里免费体验的。女销售员一面为老人做理疗,一面用一种肯定的语气对老人说:“大爷,你气色可好多了,最近吃饭可香了吧?脑袋肯定不麻了,你看你这腿脚也利索多了……”面对这些“提问”,老人不住地点头。随后,在与老人的攀谈中,老人称已经在此体验了十几天,他还对该理疗仪赞不绝口,表示已经“治好”了他的许多“毛病”,他准备过几天就买一台拿回家去用。

但是记者很快发现,这位老人对自己所谓的病症的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他的许多“毛病”都是在这个“免费体验中心”被查出来的,比如肾虚、肝郁气滞、中风前兆等等。

毫无疑问,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十分强大的,记者从其他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这些保健器材和保健品销售者在与客户沟通时,会非常注意技巧。例如刚才那位销售员在询问老人时,采用的都是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如果她问的是:“用完之后感觉怎么样?”也许就会得到“一般”“还行”这样模棱两可的答案。因为老人实际上可能没有感觉到多少真实的效果,然而当销售员问“吃饭可香了吧?脑袋不麻了吧?”时,老人往往会接受到一种心理暗示,就会顺着对方的话语去思维。至于这款理疗仪的疗效,记者不能予以彻底否定,但相信更多还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街头拉客,只为进行会议营销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上述的仪器、器械类保健产品经营者会以免费体验为主要销售模式之外,还有许多营养类保健品的销售则以会议营销的方式进行。相比于免费体验,会议营销更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铺垫工作。

记者在市区内一家保健品专卖店采访时发现,该品牌的保健品据称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对于此类疾病患者的康复更有神奇的功效。对于该产品的实际质量与效果,记者一时难以考证,但该产品的销售模式却是十分特别,就是会议营销。该专卖店雇佣了多名业务人员,这些业务人员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在大街小巷间寻找客户。每当遇到一些外出散步或者去市场买菜的中老年人时,他们便会走上前去搭讪,用简短的语言取得老人的好感,并且问出老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之后便用电话与这些老人保持联系。在联系的过程中,则要更多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充分利用许多老人退休后赋闲在家渴望与人沟通而且对健康有着强烈需求等心理,与老人进行亲情式沟通,取得老人的信任。每隔一段时间,当这些业务人员手中掌握了一批老人的名单之后,店方便开始筹备一场会议,每次开会都会请来一些退休的老医生或是相关专业人员讲解产品,而业务人员们则会在会议之前广泛邀约名单上的老人。

专家讲座,产生订单数额可观

6月23日,记者参加了该专卖店举办的营销会议。会议在一家宾馆的会议室内举行。参加会议的中老年人有七八十人,这些业务人员始终围绕在自己邀约来的老人身边,时不时地为老人们倒水、捶背……

很快,会议正式开始了。专卖店的负责人走上讲台,向老人们介绍道,此次前来为大家讲健康知识的是来自北京某医院的“著名心血管专家”。随后,这位专家走上台开始向老人们讲心脑血管病的危害,又讲了一些疾病机理和正常治疗程序。事后,记者通过查询医学书籍和资料,发现专家所讲的这部分内容基本都是正确的,而且讲出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让台下的老年人们印象深刻,很多人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到专家所讲的症状与感觉,所以都觉得就像是在说自己一样。但是这位专家在讲解疾病治疗的问题时,则常常加入许多有关该品牌保健品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相关的“科学证据”,来证明该保健品对预防和康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特功效。当专家讲课结束后,现场许多老人就直接找到约自己来的业务人员开始订购产品,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天现场成交额就高达数万元。

记者在服用过该保健品的老人那里了解到,虽然他们的身体情况的确有所好转,但这种保健品的作用并没有会议上专家所讲的那么神奇,治疗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毕竟不能仅仅依靠这样一种只含有几种人体微量元素的保健品。

保健产品价格昂贵,消费者应慎重选择

上述的保健产品不论是器械、仪器,还是保健食品,大都价格昂贵。就记者采访的治疗仪免费体验中心的情况来说,虽然大多数老人都是因为“免费”才来体验的,但由于这些器械、仪器的高额利润,只要有少数人在体验过程中掏钱购买,商家的利润就相当可观。据了解,该仪器的售价为6000多元,而经过一段时间体验后决定购买仪器的那位老人,每个月的退休金只有1000多元,从他的穿着打扮上来看,他应该是个非常节俭的人,但是却能下决心用自己半年的收入来买这样一台机器,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中老年人对于健康的渴求以及当今主流医疗系统在保健工作方面的不足。

就在记者采访中,还有一位老人因为要花数千元购买某品牌保健仪器,与儿女发生了争执。原因是儿女担心老人受骗,花冤枉钱,所以不同意购买,而老人则一门心思认准了这款仪器,并觉得孩子不给他买是因为舍不得在他的健康上投资,实在是不孝,矛盾由此产生,弄得一家人不得安宁。

关于保健问题,有人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保健就如同防火,治疗则如同救火,只有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所以人们加强保健意识、未雨绸缪、给健康投资,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盲目地去相信一些粗制滥造的保健产品,或者被经营者的营销手段迷惑,那么能否真正从中得到健康就不得而知了。所以人们还是应该自己多去掌握一些保健知识,清楚地认识到保健产品的功能和价值,不要偏听偏信。因为一旦受骗上当,折损的不仅仅是金钱,可能还有更加宝贵的健康。

【责编:非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