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保健品:披着洋皮也要守中国规矩
第一直销网
2015-08-04 18:07:00
0

【第一直销网讯】  近年来,保健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进口保健品。截至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批准进口保健食品693个,主要来自美国,其次为中国香港和日本。除全球营养保健食品巨头的安利公司外,宝洁、强生、康宝来、辉瑞、葛兰素史克等也积极进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大量进口保健食品的涌入的确给国内保健食品市场带来了种类更丰富、产品线更全面的优质产品,但也有一些经营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进行注册批准就擅自销售进口保健食品,甚至进行夸大虚假宣传,造成市场的混乱。

1(1494).jpg

偷换概念,进口食品冒充保健食品

以进口食品冒充保健食品的现象在我国消费市场屡见不鲜,很多打着进口保健食品旗号的产品并没有进口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因为要取得进口保健食品批号需要申请注册等一系列严格审批程序,而进口食品只要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就可上市销售,所以很多商家不愿意走审批程序,就以进口食品进入国内市场。而且保健食品要比普通食品价高、利润大,经销商就以进口保健食品名义向消费者推销。

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峰指出,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产品以保健食品的名义进行销售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不管是国外进口还是国内生产的保健食品都必须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文号,未经国家审批、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产品,不能对功效、适用人群进行宣传。这些产品只是进口食品而非保健食品。知名保健食品企业汤臣倍健在2013年就曾陷入虚假宣传风波,旗下多款进口产品被曝无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却以进口保健食品名义销售。

9d2e9ff9ff78355b5cbaecc437df65e03567.jpg

良莠不齐,进口保健食品乱象丛生

目前,进口保健食品市场良莠不齐、乱象丛生,除了最为常见的以进口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

一是标签问题多。进口保健食品的标签无统一格式,五花八门。部分保健食品没有中文标签;有些中文标签不符合我国强制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是套号套牌现象严重。有些系列产品,其中有一款拥有“小蓝帽”标识,不法商家就利用包装相似等手段,克隆出一批无认证的“兄弟”产品,此类食品通常在同一柜台销售,不仔细甄别很难发现其中的区别。

三是违规使用原料。有些进口食品使用非普通食品原料(尤其是一些只能用以保健食品的原料,如硫酸软骨素、氨基葡萄糖、蜂胶等);有些食品中使用的营养素原料不按照GB14880要求的使用量使用,却按照保健食品的营养素补充剂规定添加,但不履行相关注册手续,冒充保健食品。这些产品因为没有经过审批注册过程中的科学评价,品质和功效都没有保证。

四是冒充外来户。目前销售的“进口保健食品”大致归为三类:第一类是产地在国外,由国内经销商粘贴中文标识并在国内销售,外包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二类是原料由国外厂家生产,国内厂商进行包装和经销,包装上对产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较详细的标注,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第三类是包装上是以外文为主,由国内的厂家进行分装,没有国内的卫生许可证号。只有第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口保健食品,第二类属于国产保健食品,第三类则不确定,可能是进口保健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货。

五是虚假宣传。我国规定,进入我国的产品都必须使用中文标签,但一些代理商故意将中文、英文翻译得有差别,在中文说明中使用违规宣传治疗效果的语句,导致消费者轻信其“药用价值”而盲目购买、长期服用。有的打着“国外品牌,在国外某地遭抢购”的旗号,用广告、试用、活动等形式以莫须有或不真实的疗效欺骗消费者,也是部分“洋产品”糊弄中国消费者的伎俩。

QQ截图20150804180604.png

新食安法:进口保健品市场乱象有望解决

新食安法规定:“蓝帽子”+注册证号是必须,进口保健食品不例外。根据规定,保健食品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或卫生部批准注册,并取得注册证号,只有标示“蓝帽子”及注册证号的才是保健食品,进口保健食品也不例外。

另外,进口保健食品的预包装上必须贴有中文标签和中文说明书,标示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并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要求,没有相关标签或标注不合规定的产品不能进口。中文标签必须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进口保健食品还要有相关卫生证书。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依据《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遴选管理办法》及《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遴选规范》等规定,遴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苏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杭州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安徽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厦门市药品检验所7家单位为保健食品注册检验机构。

在这七个省、自治州、直辖市的食品药品监管局中,除北京两家和安徽一家,其他四家都处于东部沿海地带,从中也可以看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进口保健品的监管在逐步加强,以期能够规范市场,保障国民保健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八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