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企到直销到底能走多远?
第一直销网
2015-08-21 18:50:00
0


14.png

【第一直销网讯】  中国足球,在遭耻辱惨败后的又一次临赛时,知耻而后勇,于是打出了血性。爱之深沉的球迷,总是渴望这一次能够走得更远一些。

中国直销,在曾经的误解和至深的欲望中走出,在信息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即使逐渐得到国家的认可,主流依旧是刻在行业荣耀背后的一道孤独。

梦想和荣光,几乎是这两个行业共同的气质。中国足球近年来大牌外援的不断加入,国内联赛水平不断提高,近日恒大在常规时间内逼平来访的豪门拜仁,让球迷收获了更大的信心。而对于直销而言,“国家队”也同样不断地强势加入。他们是否能够走得更远呢?对此,行业满怀期待。

豪门盛宴

它们为直销转身而战

作为首家获得直销牌照的国企,新时代军工国企的光环曾一度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至今,新时代俨然是国企直销的范本,一枝独秀。而直销行业今年来的快速发展,也让“国企直销”的光环不再是新时代独享的专利。截至目前,在63家直销企业之中,国企占有6席之位。近日,业绩超过700亿元的商业巨无霸鲁商集团直销起航……对此,更多人希望这不是一场家常便饭,而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豪门盛宴”。期待“豪门之子”披上“国企直销”的红色战袍,为民族直销企业的荣誉而战。

15.png

新时代:国企转战直销的范本

2007年3月15日,新时代获得了直销牌照。一时间,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国企背景和雄厚实力引发了社会的关注热潮。作为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它是当时行业内惟一的央属企业,五星红旗下健康产业的“正规军”。其母公司成立于1980年,并一度成为中国国防工业对外开放的象征,是中国国防工业的代称。

尽管有雄厚的实力和背景,新时代仍一直低调稳行,用实力坐稳了“国企直销范本”的第一把交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新时代的业绩达到58亿元,位列直销行业发展的第9名,同比2013年的41.8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8.8%。同时,新时代不忘围绕“爱心与创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了直销行业中不可小觑的正能量。

16.png

康力:

国家首批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单位

紧随国企直销大哥新时代的步伐,广东康力医药有限公司于2007年6月29日获得直销牌照。

广东康力成立于1996年8月,是一家集医药、物流、直销、电子商务、加盟连锁、国际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的8家药品电子商务试点单位之一,获得《国家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资格证》。国家医药保健品流通方向的物流平台,是康力区别于其他直销公司的一大定位。然而相比于新时代的卓越,康力的表现并不出色。继前几年,大量企业挂靠康力,以获牌之名运作,后又不了了之的事件之后,康力在行业中的信息量也开始日益减少,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

17.png

哈药:

中外合资的国有控股企业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股占45%,中信资本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和华平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各持股22.5%,哈尔滨国企重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持股10%。其主营产品涵盖抗生素、非处方药及保健品、传统与现代中药、生物医药、动物疫苗及医药商业六大业务板块。

18.png

作为一个尝试吃“螃蟹”的企业,哈药在中国直销历史上书写了浓墨淡彩的一笔,却再也没能逆转曾经有过的直销伤痛。曾历经两年多时间的申报,哈药集团获得了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2009年12月1日,哈药直销业务开始试运行。这个投资3亿元资金启动的直销业务,起步于“10年创收100亿”的宏伟梦想,却陷入了令人尴尬的“被传销”现实。结果看似是难以预想的,但其管理层对于直销模式理解不清晰,对转型的心理准备不足等原因,早已为其直销折戟埋下了灰色的伏笔。

19.png

东阿阿胶:

由国企改制为股份制企业

今年5月,在一波直销牌照发放热潮中,东阿阿胶的身影从中脱颖而出,其国企身份备受关注。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隶属央企华润集团,前身为山东东阿阿胶厂,1952年建厂,1993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1996年成为上市公司,同年7月29日“东阿阿胶”A股股票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总资产达74亿元,拥有中成药、保健品、生物药等产业门类,系全国最大的阿胶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

东阿阿胶总裁秦玉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透露100亿元新规划和 “6211”目标——阿胶块60亿元、复方阿胶浆20亿元、桃花姬10亿元、生物制药10亿元。为了实现以上规划,显然直销成为东阿阿胶不可或缺的一大助力。

20.png

福瑞达:

综合性医药国有企业

提起福瑞达这个直销行业的新兵,很多人还较为陌生。然而其背后的国企巨霸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商集团”)为人熟知,其“施沛特”、“润洁”、“明仁”、“颐莲”、“善颜”、“悦己”等多个知名品牌也雄霸市场。

21.png

作为全国商业系统第一家转制的国企,鲁商集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700多亿元的商业巨头,经营范围包括现代零售、房地产、生化制药、酒店旅游、文化传媒、物产、教育、汽车贸易、小额支付等多个领域,拥有两家上市公司(“银座股份”、“鲁商置业”)、一家国家级农产品物流工程技术中心和“润洁”、“银座”、“明仁”三个中国驰名商标,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利弊其中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作为天之骄子,国企有着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比拟的实力、人脉和资源的优势,但其优势背后的体制同样可能成为国企在直销业务上的擎肘牵绊。例如,国有企业经营意识相对淡薄一些,在设备更新、人才引进和管理革新上数十年如一日,这与直销模式的特性存在出入。

而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一旦国企在某一个关键部分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再现哈药直销的惨淡结局。

试问:国企进军直销,如何能够走得更远一点?我们抛砖引玉,希望能够以中国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例,给到国企直销一些启示。

下课

在国足的每一次铩羽而归,以及随之而来熟悉的“对不起”之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拿出的应对策略无一不是教练下课,转而继续高薪聘请外籍教练。于是,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解聘,一次次重金相邀。诚然,足球需要好的教练,但对于中国足球而言,也许更需要做的,是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从小培养优秀的足球种子,借鉴国外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训练方式,完善足球联赛的市场化运行。

同样,国企转战直销,最致命的一点就是将直销只当作一种简单的营销模式,认为其根本不需要战略,没有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其战略方向,只依靠几个经理人就希望在短时间内获得业绩的快速增长。

其实,直销是最需要战略的一种商业模式,不同的战略会派生出不同的战术,而最重要的是利益分配机制的设计,不同的制度将导致企业有不同的发展结果。例如,相较于很多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走马观花”式的上任下课,2004年至今,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都较为稳定,战略上更能够维持一以贯之地持续性推进,其业绩也一直稳定上升。

文化冲突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企业、一个社会组织的灵魂,是不可或缺的成功要素。

在国企转战直销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如何在利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改变以往企业文化,变慢为快,变被动为主动;如何改变企业结构,精兵简政,打造扁平化的结构,减少中间环节;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国企既有的官僚主义作风,避免人浮于事,以市场化的盈利动机为凝聚力代替人员之间的勾心斗角,从而导向出人人争先,个个向前的争鸣局面。

以足球为例,中国足球的弊病,不是因为偌大的中国竟然找不出十一个有足球天赋的运动员,而是各级足球运动管理机构的官员们因为仕途而明哲保身,秀花样文章,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只想做出一时的繁荣假象借以攀升,而对于足球氛围的营造,长期足球战略的执行,对年轻运动员的培养不管不问,其结果也只能是青黄不接,好的足球运动员,竟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希望总是归于失望,晋级变成“对不起”。

没有足球文化,而妄求足球成绩,没有运动员长期培养战略计划,而仰求足球天才。要改变这种局面,第一步是改变国民、官员对于足球运动的文化意识。同理,国企转战直销,首先和最难改变的也是企业中文化的转型与观念的改变。

机构臃肿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给人的感觉是技术粗糙,配合混乱,更别说涌现C罗、梅西式的球星,“对不起”三个字一度成为国足的专利。究其原因,这和国足行政化的管理模式,不重视青训,不尊重经济市场规律有很大关系。另外,腐败一直给中国足球笼上了厚厚的乌云,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前国家体育总局足球管理中心主任南勇、谢亚龙等的受贿案。此案最大的影响是得以窥出中国足球的腐败之深,沉疴之重。

同样作为组织体,国企和直销企业的文化可谓迥然不同。国企一直被看做小官场,深深地印上了官场文化的印记,员工之间仍然盛行官僚主义作风;机构的臃肿更导致人浮于事,一磨二耗三看报,导致效率低下,运转不灵。

而直销的魅力在于公平,不管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能力大小、社会经验多寡、人脉如何,都有相同的起点——没有人能够通过关系得到特殊待遇,实现不劳而获。这有利于每个人充分施展自身才华,实现多劳多得,使很多在传统领域无条件成功的人成为受人尊重的直销人。

追其根本,国企转战直销,首要的就是,静下心来学习直销行业的规则和经验,不为一时的业绩增长所迷惑,从而才能够真正地为中国直销负起更多的责任荣光和梦想。也唯有如此,才能走得稳,走得久。

【责编:柚子】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