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化妆品也要玩出个性?
第一直销网
2016-02-29 16:18:00
0

235070-14012P9151134.jpg

【第一直销网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化妆品零售额达2049亿元,同比增加8.8%,高于同期GDP的6.9%,中国已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妆品市场。而且这个第二大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

虽然,中国化妆品市场潜力巨大,本土化妆品牌也在迅速崛起,不过要想超过传统欧美大牌的和日韩新贵,内资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2016年,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呢?

1、中国化妆品增长空间有多大?

统计显示,中国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每年不过35美元,而日韩等发达国家普遍达到200美元以上的水平。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区总经理虞坚表示:“尽管遭遇经济放缓的挑战,中国的化妆品销售增速依然达到整个快消品市场的近3倍。这显示随着中产阶级壮大、消费需求升级,美丽产业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天化妆品行业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行业,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发展阶段,“如果说15年来最初的5年是中国化妆品行业从无到有创业的时代,那么从现在开始到未来这5-10年,就是中国化妆品将产生巨无霸型企业的时代。”

这两年80%的人海淘代购都买化妆品,尤以中高端品牌为主,这说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尚未被满足。2014年中国出境人次是1.17亿,消费8700亿元人民币,其中化妆品占870亿元,这又说明中国的主流购买力在国外,但她们会永远在国外买吗?当中国化妆品行业努力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消费者就会留在国内。

2、内资品牌将超过外资?

与以往外资品牌“一家独大”的局面相比,中国化妆品市场正在崛起一股不容忽视的“中国力量”。长期以来,外资品牌一直主导国内化妆品市场。不过,这种市场格局正在慢慢发生变化:百雀羚、佰草集、自然堂、韩束等本土化妆品品牌发力突围,争取从外资竞争者手里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贝恩咨询201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证实了以上观点。报告显示,本土消费品牌增长速度高于外资品牌。2014年本土公司总体增速为10%,继续领军整个市场,约占26个品类市场销售额的70%左右;而外资品牌2014年的增速仅为3%。与此同时,2014年市场增长的87%由本土品牌贡献,13%来自外资品牌。

本土品牌的崛起,一方面源自于消费者对国货和东方文化的再认可,能客观评价本土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另一方面源自本土企业竞争实力的整体增强。按照内资化妆品品牌的成长速度,内资的市场份额完全有可能超过外资。 

3、中国消费者以什么为美?

百度公司1月18日在2016年中国化妆品领袖高峰论坛上发布了《2015百度化妆品无线报告》,其中,化妆品搜索飙升,美白产品占七成,显示国人仍以白为美。该份《报告》运用百度搜索引擎的大数据,对2015化妆品品类进行了分析,从地域到年龄层次,从消费习惯到到化妆品类等,形成了化妆品行业风向标。

根据报告,2015年化妆品搜索增速远超往年,同比增长37%;化妆品分品类搜索份额中,护肤占66.4% ,彩妆30.9%,香水及其他不足3%。在护肤功效选项中,67%中国女性注重美白。

百度直销商学院联合创始人李晓龙称,从《报告》可以看出,护肤是女性同胞们最为关注的话题,美白、抗老又是重中之重。在肌肤问题的移动搜索中,排名第一是“ 怎样才能让皮肤变白”,可见中国“以白为美”的审美观根深蒂固。

4、不做电商就会死?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化妆品线上企业逐渐挤压了传统线下企业的市场。不过,化妆品不做电商就一定会死么?

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电商的零售份额预计也只能占到市场零售总额的15%,而其中化妆品类最高可能只会占到市场零售总额的25%,那就意味这还有75%份额会留在现在所熟悉的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不要忘了中国市场的这块饼还处于不断扩大当中,增长的部分也许会被一些新兴的渠道拿走,但是零售渠道的总体格局不会变,一些传统的渠道并不会因此被替代掉,而是互相交融。”

电商是需要落地生根的,如果不落地生根只是在线上,那它也没有未来。电商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渠道,它扮演着其他渠道所起不到的营销推广上的价值,所以有必要加强线上的运营,但也不能为了发展线上而去牺牲线下客户的利益。

5、天然有机成分跃居主流? 

受到绿色风潮、健康生活趋势、以及环境意识等影响,以天然或有机成分为诉求的保养品愈来愈普及而且愈来愈受欢迎,不但市场连年持续成长,近年更呈现两位数成长趋势。

虽然目前市场上这类保养品的界定仍然模糊:天然概念品牌、植物成分配方、有机认证成分…各类产品定位区隔不清,容易造成市场混乱,不过消费者选择友善肌肤及友善环境配方的要求已愈来愈清晰且明确,消费者也开始关切保养品所含天然或有机成分的比例。

据美国网站 fashionmag.com 报道,过去十年,天然美妆产品成为美妆和个人护理行业的头号增长点,年平均增幅为 20%,其中代表性品牌包括:The Body Shop, Kiehl’s (科颜氏)和 Burt’s Bees。而美国市场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预测,到 2020年,有机天然护理产品市场规模将扩大一倍。 

6、化妆品也要玩出个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大牌满足更多消费者基础需求的曾经优点,受到增长挑战;长尾的反向效应,使得个性化、小众品牌逐渐成长,更能适应年轻消费者的需求。个性化需求对化妆品尤其是小品牌的化妆品来说越来越重要。 

要体现个性,包装是一个不错的出发点。未来化妆品不再是一种容量就能适应所有的人,更多元的尺寸和包装将会被开发出来。

同时,消费者亲自参与其中的个性化定制需求也逐渐增多。品牌的香水DIY区、定制面霜等都预示着消费者个性化定制美容方案将成为流行趋势。法国创意美妆公司 Romy Paris在去年推出的创新美容机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确定的配方,通过在精华液或面霜中添加高浓度活性成分胶囊,即时生产最适合用户的新鲜护肤品。意大利美妆初创 Hekatè 也推出了一款自定义面霜,用户可在 Hekatè 线上平台自行挑选适合自己皮肤的活性成分和香味制作面霜。

7、日韩美妆热潮持续延烧?

日本向来是亚洲的化妆品重镇。日本福冈市政府近期发布了博多港入境中国游客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购买商品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化妆品(22%)、健康食品(20%)、点心(19%)、医药品(18%)及电器(10%),其中前四类从2014年起属于免税商品。

而韩风在中国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如今韩风愈吹愈炽,不但在台湾由早期夜市街边店逐步往百货专柜主流市场进军,在国际市场也动见观瞻,带动BB霜、气垫粉饼、蜗牛霜等的流行,许多美容时尚刊物热中制作「K-beauty」专题,探讨韩国化妆美容流行趋势, Sephora在美国地区进行大规模「K-beauty 」主题活动,美国Macy’s百货也与韩国美妆电子商务通路Peach & Lily合作,在纽约开设韩国化妆品店中店。

化妆品市场过去向来由西方主导,近年亚洲已成为市场重心及创意来源。亚洲化妆品市场约占全球五成左右,其中占化妆品最大宗的保养品类,更有八成营收来自亚洲。而亚洲市场又由日韩品牌领跑。

8、新版行业“根本法”何时面世?

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于1989年发布,1990年实施以来已服役25年。2015年7月20日,新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出台,并限期一个月给行业内人士提意见,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业界大讨论。

将电商平台商家纳入管理范围、牙膏等口腔护理用品纳入化妆品范畴、禁止虚假宣传化妆品功效,除了这几大亮点之外,对于生产和流通环节细节的趋严管理是业内人士质疑的主要对象。

送审稿出台半个月后,广东省日化商会紧急组织研讨会,根据现场100多位行业人士讨论结果,送审稿的过半内容都需要修改。焦点集中于:食药监局权责不对等、监管部门工作效率低,以及与其他法规存在冲突等。目前,以上意见已提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行的25年中,我国化妆品市场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在保证市场活跃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劣币驱逐良币的鱼龙混杂局面,需要监管部门的细致调整和来自行业内的各种声音,显然,新版条例的出台和实施尚需时日。

【责编:sunshine】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