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全国在行动!
第一直销网
2017-11-08 16:28:00
0

QQ截图20171108163443.png

全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各地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关于印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的通知》(食安办〔2017〕20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抓紧制定本地区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此项工作开展。

那么,各地整治工作进展、做法和成效如何?

食药监总局官方媒体日前曾对各地工作进度进行汇总,浪潮菌仔细进行了研读,看出了其中一些门道,在这里为您梳理一番。

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多部门联动成效高

食品、保健品的监督管理要靠多方出力,共同协作,仅靠某一政府部门的力量是做不全、做不彻底的。单从字面上来看,食品、保健品属于食药监的监管范围,虚假宣传是属于广电新闻部门的责任,但在整治过程中,明显是多方合作的。

在工作机制上,食安部门要对整治工作进行细化安排;食药监加强监管及处罚;公安部门开展专项打击行动;新闻广电部门严格审查电视节目、新闻广告,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比如河北省,省食品安全办会同公安、工商、食药监、新闻出版广电等5部门联合印发工作方案,相互配合,共同落实工作。山东省也加强了各部门的共同协作。省公安厅将整治工作作为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推进。省商务厅构建起以西洋参、阿胶、金银花等为主体的山东道地药材生产流通追溯体系,加强对直销行业的管理。省工商局加大对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严格进口食品、保健品标签标识审核。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下发通知,要求严禁播出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的食品、保健食品广告。省网信办将涉嫌食品安全舆情管控纳入工作重点,狠抓主要商业网站、“两微一端”等重点环节。

建立完善部门之间案件互移、信息互通机制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整治工作开始以来,重庆工商部门向食药部门移送违法广告线索19条,食药部门向工商部门移送违法广告线索6条,食药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件,公安机关均立案并对4人采取了强制措施。信息通信管理部门强化网络接入服务协调联动机制,对监管部门提请停止网络接入服务的要求,符合停止网络接入服务条件的,及时坚决停止接入服务。

真抓实办,看看各地晒成果

1、加大力度查处食品保健食品违法案件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各地严格查处食品保健食品违法案件,不断加强打击力度。

以北京为例,自整治文件发布后,各有关部门均依职责在各自领域开展整治工作。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7万余人次,监督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8800余家,立案57件,罚没金额合计178万余元。各级食药监部门联合公安机关破获各类食品案件29起,刑事拘留33人,联合执法61次,清理非法添加制售窝点68个。

河北也积极推进打击工作的开展。截至目前,河北各地共检查保健食品经营单位20783家,处理投诉举报286件,立案查处违法案例156件,责令停业87家,取缔无证营销点38家,扣押违规保健食品货值金额35万元,为群众追缴财物损失30余万元,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反响。

辽宁省开展特殊食品专项整治。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立案查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7起,破获保健食品类犯罪案件48起。

重庆市对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共查处食品、保健食品案件76件,结案29件,罚款174.89万元。

截至目前,黑龙江全省共破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案件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2人,刑事拘留73人,移送起诉34人,涉案金额1958余万元。

山东也加强“食安山东”建设,目前查处违法案件24起,侦办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犯罪案件386起,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河南食安部门办理涉及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的刑事案件47起,其中未经许可生产食品和保健食品、经营食品的案件35起,利用网络、会议营销、电视购物、直销、电话营销等方式违法营销、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以及标签虚假证明的案件12起,形成了有力震慑。

湖北专项整治工作重点突出“四打击一规范”,即打击违法团伙、打击无证经营、打击虚假宣传、打击非法添加、整顿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各类案件370起,立案220件,结案130件,涉案产品货值金额554.7万元,罚没金额206万元,责令停产停业40家,暂停销售57家,吊销证照1家,依法取缔44家,移送司法机关4件,为群众追缴并退还货款34.53万元。

湖南省抽检食品、保健食品9234次,食品行政处罚案件778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7起,食品安全刑事处罚案件10起,刑拘32人,批捕27人。

2、查处违法广告不手软

近年来,不少老年人被广告忽悠得“五迷三道”,不听劝告购买不正规保健品而使得亲人反目、散尽家财的新闻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整治文件下发后,各地对食品、保健食品违法持续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有效治理了未经许可生产、经营食品和保健食品的行为以及未经许可擅自利用广告形式营销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社会公众的行为。

养生广告哪家“强”,各地方电视台是重点。山东省全省已收回严重违法广告批件23个,对14家播出机构下发整改通知34份。

北京台历来也是养生类、保健类节目的“聚集地”。此次,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要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各网络视听持证单位严格广告审查制度、严禁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广告,全面开展自查整改。市新闻出版广电局通过自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5个频道播出1534条保健食品广告,发现8条不符合相关要求,采取了停播处理,并逐一约谈广告客户;自查124家持证视听网站第三季度发布的食品、保健食品类广告3708条,其中“北京时间”全面下线第三方平台发布的违规广告,酷6网删除1193条违规广告并下线违规推销食品药品、保健食品的节目9个,关闭自媒体账号249个。

河南狠抓工作落实。省工商局联合9部门制定了《河南省严肃查处虚假违法广告 维护良好广告市场秩序实施方案》,严厉查处未经审查发布保健食品广告以及发布虚假违法食品、保健食品广告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共公告6期保健食品类产品严重违法广告,移送违法广告413条次,撤销广告批准文号1个,暂停销售3个产品,约谈相关广告主、广告制作发布单位409次,下发停止发布通知书75件,查处宣传保健治疗功效等案件52起,罚没金额77.2万元。

湖南积极做好信息沟通、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工作,鼓励举报违法行为。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大对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力度,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辟“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专栏,着力提高群众辨识能力,鼓励群众对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对举报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奖励。

黑龙江重点整治虚假违法广告。省工商局成立集中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推进组,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工商总队广告监测平台涉嫌违法广告进行清理排查,共清理违法广告线索835条、11792条次,责令停播624条、8502条次,立案查处125条、1635条次,行政告诫6条、32条次,限期整改73条、1547条次。

广东省多措并举,整治工作充满亮点。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开展对食品标签说明书“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上半年共查处保健食品广告违法案件18件,罚没金额12.39万元;深入开展“两超一非”百日专项整治工作,检查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5360家次。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加强相关领域广告播出管理,强调广告播出前审查责任,全面整顿省内养生类节目,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内容监测频率增加为每月一次。省工商局加大虚假广告整治力度,上半年共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104宗,其中保健食品广告违法案件18宗,罚没金额12.39万元。

福建省省工商局将专项整治作为各地今年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工作综合考评评分项目,并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查处了省广电集团下属电视广播频道发布的24个涉及食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案件,罚没金额191万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全省广电播出机构中组织开展以“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治理”为主题的自查自纠检查整改工作,明确规定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广告作为重点监管内容。

辽宁省食品安全办成立了主体责任落实、违法广告整治、社会共治3个专项整治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对17种保健食品广告存在夸大功效等严重违法问题的保健食品进行了公告,开展联合执法17次,抽查检测保健食品广告4429条(次),立案查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7起。

3、严厉整治违法会销行为

近年来,非法会议营销一直是保健食品行业的顽疾,其涉及的从业人员复杂、经营场所不固定、产品来源不明、监管取证难、定性难、查处难,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此次整治行动,各地也加大了对会销的监管。

广东省食品安全办将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专项治理、整治食品标签说明书“非法声称问题”、整治虚假广告宣传、“两超一非”百日专项整治等列为工作重点。省食品安全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会议营销的规范要求,形成了打击会议营销中非法经营、非法宣传、欺诈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设立专项经费100万元鼓励举报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线索,两个月时间收到举报线索80条。

截至目前,辽宁省已打掉违法宣传会议营销窝点15个。

宁夏回族自治区对会销做了重点监管。细化整治内容,突出强调严厉打击保健食品营销欺诈专业犯罪团伙。省食品安全办会同有关部门于8月21日印发了《全区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整治内容作了进一步细化,重点包括利用健康讲座、专家义诊、免费检查、免费试用等方式进行违法营销宣传、欺诈销售食品和保健食品行为。

在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对6家涉及会展会销行为的经营户停业整顿,暂扣涉嫌虚假宣传的食品132袋,下发整改通知书32份;联合公安机关取缔了一家利用健康讲座等方式夸大销售西洋参等保健食品的经营单位。2017年共受理保健食品投诉125起,立案查处7起,罚款5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近20万元。

浙江上下联动,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宁波市编印了《保健类产品非法会议营销的陷阱与防范》科普手册,首次将“你点我检”引入保健食品监督抽检领域。温州市制作了“追求健康长寿、科学理性选购”,“虚假的温情、实质的诈骗”等动画宣传片,联合旅游局严打以旅游参观体验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食品和保健食品的行为。绍兴市驱散会议营销11场次,对2起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药品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4、停播违规节目,关闭违规平台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通过自查停播了一系列广告,也关闭违规自媒体账号249个,山东全省已收回严重违法广告批件23个,对14家播出机构下发整改通知34份,停播养生类节目2档,有效治理了未经许可生产、经营食品和保健食品的行为以及未经许可擅自利用广告形式营销宣传产品功效,误导和欺骗社会公众的行为。

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加强相关领域广告播出管理,强调广告播出前审查责任,全面整顿省内养生类节目,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广告内容监测频率增加为每月一次。省工商局加大虚假广告整治力度,上半年共查处各类广告违法案件104宗,其中保健食品广告违法案件18宗,罚没金额12.39万元。

重庆多部门联动,信息通信管理部门强化网络接入服务协调联动机制,对监管部门提请停止网络接入服务的要求,符合停止网络接入服务条件的,及时坚决停止接入服务。

黑龙江省工商局成立集中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推进组,对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工商总队广告监测平台涉嫌违法广告进行清理排查,清理未备案网站430个,查处17家违规接入企业,实现工信部通报未备案网站为零。

5、加强对直销企业的监管

保健食品在直销企业产品中占比较大,因此,无论是虚假宣传还是欺诈,都会对直销企业造成影响。而直销企业如果自身经营不慎,也会落入此类问题之中。因此,此次专项整治,直销企业也被相关部门作为盯防重点之一。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商务厅构建起以西洋参、阿胶、金银花等为主体的山东道地药材生产流通追溯体系,加强对直销行业的管理。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近日表示,按照此次整治方案要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其中之一就是严格抓好直销行业管理。“目前直销企业备案的保健食品601种,较去年增长24%,从直销销售额看,保健食品是重要组成部分,占比达47%。为了防止欺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直销条例对直销企业欺骗、误导等宣传或推销行为,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直至由商务部吊销其直销经营许可证。对直销员的欺骗、误导等宣传或推销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视情节处以罚款或责令直销企业撤销其直销员资格。商务部作为直销企业审批管理部门,要对直销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切实把好行业准入关口,加强事中事后管理。在审批过程中,从严审查申请开展直销的保健食品企业,特别是要关注是否存在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对已经批准的直销企业,要做好监督检查,一旦发现直销企业发生欺诈和虚假宣传的,要按照直销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从严从重处罚,保障消费者明白、放心消费。”

查处案件,各家之最排排看

案件货值最大

广东开展“南粤护老”专项行动,成功侦破了一批典型案件。其中对广东道山食品有限公司涉嫌诈骗罪立案侦查,涉案货值约1.14亿元,批捕了2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打掉番禺区一个电话销售诈骗团伙,刑拘55人,依法逮捕50人。

追缴财物最多

湖北向涉嫌欺诈虚假宣传的不法分子“亮剑”。截至目前,全省共查处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等各类案件370起,立案220件,结案130件,涉案产品货值金额554.7万元,罚没金额206万元,责令停产停业40家,暂停销售57家,吊销证照1家,依法取缔44家,移送司法机关4件,为群众追缴并退还货款34.53万元。

罚没金额最大

福建省局将专项整治作为各地今年虚假违法广告整治工作综合考评评分项目,并强化监管执法力度,查处了省广电集团下属电视广播频道发布的24个涉及食品、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案件,罚没金额191万元。

涉案人数最多

截至目前,黑龙江全省共破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案件5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2人,刑事拘留73人,移送起诉34人,涉案金额1958余万元。

受害群众最多

重庆市截至目前,共查处食品、保健食品案件76件,结案29件,罚款174.89万元。公安机关侦结的一起保健食品诈骗案,捣毁作案窝点3个,查获假劣保健食品1513盒,扣押作案工具若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38名,全案受害群众3600余人、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责编:sunshine】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