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查处保健品违法案件341起,涉案价值2.3亿元
第一直销网
2018-01-30 09:08:00
0

timg.jpg

从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获悉,全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的部署要求,山东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立即行动,深入开展整治工作,推动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企业守法诚信意识,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安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调度。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专项整治方案下发后,山东省将整治工作列入“食安山东”建设重点内容,立即成立全省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省视频会议,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各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加强协调调度,省食品安全办会同省公安厅等7部门,组成8个督查组,对各市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开展3次全省性的食品安全督查暗访工作,督查情况直接向当地食品安全办及有关部门反馈,并纳入2017年山东省食品安全考核体系。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

依托食安、农安、公安“三安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查处违法案件341起,侦办生产、销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犯罪案件1264起,持续保持严惩重处高压态势。省公安厅根据阿里巴巴通报的网上销售保健食品线索,部署开展了“鲁剑3号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05名,打掉犯罪“黑窝点”73个,涉案价值2.3亿元。省商务厅积极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省级追溯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12家大型连锁超市、38家“老字号”生产企业、49家可追溯供应商等建成上线。省工商局加大对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的监督检查,目前,共监测广告3万条次,查处虚假宣传行为198件,查处违法广告行为86件,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138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51万余元。

三是强化风险防控。

建立食品、保健食品多渠道风险排查机制,依托舆情工作平台实施24小时监测,定期开展多层级跨部门的风险会商评估,列出风险清单,划分风险等级,提高整治工作的靶向性和精准度。针对整治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抽检监测。目前,全省共抽检各类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样品193505批次,其中,不合格样品6223批次,样品合格率为96.78%,不合格样品全部依法处置。严格进口食品、保健品标签标识审核,已对涉及标签检验不合格37批食品实施退运或销毁处理。

四是强化宣传引领。

严禁播出欺诈和虚假宣传的食品、保健食品广告,目前,收回严重违法广告批件23个,对14家播出机构下发整改通知34份,停播养生类节目2档。省网信办将涉食品安全舆情管控纳入工作重点,狠抓主要商业网站、“两微一端”等重点环节,坚决遏制恶意炒作。连续开展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垃圾短信、网络实名制、接入服务市场等多项整治工作,重点打击互联网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活动,关闭了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坚持“开门整治”,邀请新闻媒体全程参与整治工作。依托山东电视台《食安山东》专题栏目,大众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专版专栏专页,大力宣传整治措施成效。在省局网站设置专栏,编发《山东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简报》11期,及时交流各地整治进展。积极推行有奖举报、企业内部吹哨人等制度,提升公众参与积极性。

五是注重规范提升。

将整治工作与日常监管、“食安山东”、“双安双创”等工作相结合,通盘考虑,统筹推进。加大食品、保健食品“双随机”检查力度,加强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切实管住食品、保健食品生产源头。采取驻场监管、快检进市场、完善追溯体系等手段,管好食品、保健食品流通主渠道。积极推进追溯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加入,使食品、保健食品欺诈行为没有生存的空间。加大正向引领,持续开展品牌建设,树立示范标杆。深入推进“双安双创”,充分发挥试点市县的示范作用,带动食品、保健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整体提升。目前,全省所有市县均已纳入食品安全市县创建,实现了全域覆盖。其中第一批5市12县已经命名授牌,第二批5市40县正在组织验收,其他市县正在积极开展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市3个、县69个,数量均居全国首位。建成全国首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全省建成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49家,总数居全国第一。

【责编:durian】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