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品安全法放开准入渠道,直销企业准备好了吗?
第一直销网
2015-07-29 17:01:00
0

qq截图20150729165034_副本.jpg

【第一直销网讯】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即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业内千呼万唤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双轨制将随之落地。市场大变在即,营养与保健食品行业将何去何从?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具体实施办法毫无意外地成为了关注、讨论的焦点。业内专家表示,保健食品行业将从单一的“蓝帽子”时代,迈入注册制的“蓝帽子”和橘红色的备案制标识共存的新时期。

按照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未来进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将有4扇门,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谋定而后动,分别是注册与备案并存的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制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QS标识的普通营养食品,一些原装膳食补充剂还可通过申报无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

直商大叔也一直在关注新《食品安全法》,之前直商大叔在一篇文章中就表示,一旦进入双轨制之后,也就是“宽进”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资本进入,保健品行业将迎来一轮繁荣期。

但新的法规并非就是一味放宽,还有巧管、共治、重罚。但由注册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毕竟还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也有行业专家对能否监管到家提出了质疑。特别是针对直销行业的特殊性,行业专家认为过程监管将更为艰难,这对直销是好是坏呢?

1、进入市场的四个渠道

“《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是国家建立最严格食品监管体系的第一步,将对企业提出更多的合规性要求和压力,促进行业走向良性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锋说:“该法的实施对保健食品行业总的来说是好事,一是明确规定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给行业吃下了定心丸;二是产品准入实施注册与备案并存的双轨制改革,令新进入企业有更多期待。”

他认为,未来中国的营养与保健食品市场将面临“仿保健食品”的机会越来越少,“擦边球”难再生存;注册与备案并存,“天蓝色”、“桔红色”谁占优势未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抢占市场;整合资源和跨界合作抢占先机等复杂局面。

四种途径:按照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未来进入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将有4扇门,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谋定而后动,分别是注册与备案并存的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制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QS标识的普通营养食品,一些原装膳食补充剂还可通过申报无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

据估算,中国的营养保健食品消费购买力过10000亿元,但目前仅实现2000亿元,市场很大,现在大门已经打开,行动可能会出错,不行动一定是错。

2、营销转型才能生存

“总有企业觉得备案好,认为备案就是更容易,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高鹏指出,保健食品备案前应在CFDA认可的检验机构做卫生学稳定性检验;备案后,主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可能包括对备案资料的审查、生产现场检查、市场抽检、广告审批和监督等。

据不完全统计,虽然行业出现整合趋势,但我国目前仍有“会销”团队1.5万余家,“会销”仍然是保健行业最为重要的销售模式之一,其销售份额约占整个保健产品市场规模的22%。2014年中国保健食品零售总额约为1500亿元,生产企业2600多家,无店铺的直销、会销、邮购企业占77%。

业内专家认为,从大的趋势来看,互联网商务等新型销售模式取代药店、直销、会销等传统销售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企业应积极介入,早做准备。浙江新维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欣表示,随着新修订的《广告法》和《食品安全法》的陆续实施,保健行业走向良性竞争和优胜劣汰已是必然。单纯的营销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削弱,由营销型向生产型、研发型转变,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3、三大疑问

由注册审批制转变为备案制,是执政理念及监管思路方向上的巨大转变,将由生产环节为重心的源头监管转变为以经营环节为重心的过程监管。这不单单涉及行业格局重组,更涉及监管环节各级资源的重新配备。

第一,监管机构的决策机关准备好了吗?

在新的监管机制下,对于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标准等相关配套法规或条例也必须更新配套。由于此次转变涉及监管理念的转变,重心由源头转向了过程,即源头的准入放松,在过程管理从严。

这个思路本无可厚非,但是如何管控由于源头放松放进来的不负责任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所造成的风险?也有业界人士表示不必担心:一方面监管部门可以加强监管,加重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欧美,采取备案制、问责制,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从严从重处罚,甚至让其倾家荡产。这是一个好思路,也是一个可行的思路。但是对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要有依据,按照目前的配套处理标准或相关法律法规还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各级监管机构的相关配套资源准备好了吗?

既然是过程监管,那么对保健食品经销代理机构及零售药店的监管就必不可少,相关的各级稽查人员和检测设备的配套也必须到位。以广州某区为例,按目前的人员配备,一个药监部门的稽查专员要监管400家药店,如果要进行有效监管,这名稽查员比厂家OTC代表的劳动强度要高5倍左右。

第三,如何从严监管直销企业?

按备案制的要求,在生产源头的准入环节上放松,但在经营环节上从严。面对直销企业呢?在B2C的营业模式中,产品由生产厂家直接对接消费者,这个过程如何监管?而且在营养补充剂行业,直销企业占七成以上的份额,如果在消费者层面才发现问题,就可能造成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一样的行业悲剧,这就不是消费问题,而是社会事件,是政治责任了。  

【责编:默默】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