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业的七个规律
得到
2018-08-13 11:20:00
0

u=136788894,1972661121&fm=27&gp=0.jpg

【第一直销网讯】  程浩在2002年和校友邹胜龙联合创办了迅雷。2014年迅雷在纳斯达克上市,两年之后,程浩从迅雷辞职,转型做风险投资。他现在是远望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微信公众号“远望资本iVision”发表了一篇文章,程浩在文章中提出,未来的十年会是技术创业的十年,并且总结出了技术创业的七个规律。

程浩首先提出,过去20年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基本上都是以模式创新为主,有两个核心原因:流量红利和资本红利。

流量红利是指,这20年中国互联网人口从0增长到8亿。面对巨大的流量红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如何收割流量和变现流量,技术的作用反而没有那么关键。“巨大的流量红利,利好于追逐规模效应的模式创新,这个时期是‘一快遮百丑’。”

资本红利是指,资本偏爱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大多数模式创新公司在美国都有对标公司,容易看懂,而且回报周期短,回报率高,可以依靠网络效应和平台效应,做到指数级增长。

相比之下,技术创新研发周期长,投入也大,而且,像芯片这样的技术领域,还要面临全球竞争。

程浩说,前一段时间社交网络上很多人讨论,为什么风险投资不投芯片产业?事实是,有不少VC都投过芯片,但没赚到钱,VC自然就转向投资互联网了。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同样,高通、英特尔和英伟达这样的芯片公司,市值也低于互联网巨头。因此,风险投资的钱较少进入芯片行业,其实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

程浩认为下一个十年是技术创新的十年,出于两个原因:第一,流量红利不再,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是互联网用户;第二,在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提供了连接之后,必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

然后,他总结了技术人在创业时可以参照的七条规律,这也是对技术人创业的七个提醒。

第一,创业的赛道要建立在大势和红利上。百度、阿里和腾讯在1998年到2000年左右创立;今日头条、美团和滴滴是在2010年到2012年创立。找到大势和红利,“这不是机会主义,而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第二,不要纠结于要技术主导,创始人也不一定非得当老大。程浩的观点是,如果执着于技术主导,就可能选中一些发展很慢的行业。选择行业时,顺序很重要,第一位的一定是要选高速发展的行业,然后再看是否是技术主导。

此外,不要纠结于自己必须当CEO,而是要根据自己选的赛道的基因来找合伙人。如果是运营驱动的,那就必须要找擅长运营的CEO;如果是产品驱动的,那么CEO就应该是产品经理;如果是技术驱动的,CEO就必须要有过硬的技术背景。“CEO的基因必须要和赛道的基因相一致。”程浩举例说,如果你是做外卖的公司,技术再牛,也使不出多少劲,必须找一个强运营背景的人。技术人创业的正确姿势,是选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然后缺什么就补什么样的合伙人。

第三,面向普通用户,也就是To C的公司,CEO要是首席产品经理;面向机构,也就是To B的公司,CEO要是首席销售。比如,马化腾就是腾讯的首席产品经理,号称自己用过腾讯所有的产品;江南春就是分众的首席销售,他会亲自出马去谈很多客户。

第四,要用户和客户导向,永远不能纯技术导向。技术是手段,不是目的,技术是为了满足用户和客户需求的。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用户,而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第五,技术领先不等于商业成功。一味追求技术领先,可能会带来很多其他问题,比如成本过高、可靠性不够、没办法大规模商业化等。

第六,技术创业不能只做技术提供商,必须要考虑直接面向用户和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用程浩的话说:“要做技术、产品、商业和数据的‘全栈’,形成闭环。”

第七,“关键性应用”技术创业要耐得住寂寞。像自动驾驶、手术机器人这样的关键性应用创新,特点就是研发投入很大,周期很长,距离赚钱很远。比如谷歌的无人车从2009年就开始研发,但一直没有商业化。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启动研发到拿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也用了十年时间。

因此,在这些领域创业,首先要求你自己是“高富帅”,能够持续融资,有花不完的钱;其次,要求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因为前三年可能一分钱收入都没有,而互联网创业可能三年就上市敲钟了。

以上就是投资人程浩对技术创业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责编:茵岚】

相关内容